和田玉有哪些特点?
25 2024-01-08
现在的玉石市场中能够买到的和田玉,九成都是新疆料、俄料,或者青海料。可以说这三个产地的和田玉,基本涵盖了传统和田玉的范畴。
新疆料
一、传统产地,玉种丰富。
新疆料可以说是狭义和田玉的代称,也是很多玉石玩家的入门导师。
和田籽料、且末糖料、于田白玉、若羌黄口、塔县黑青,每种料子都是各具特色,也各有性格。
二、细密油润,玉质代表。
和田玉的六大特质,细度、密度、结构、油性、脂粉,以及老熟度,都是从和田籽料上形成的评判标准。
可以说新疆料的品质就是玩家对和田玉的最初印象,也是和田玉这一玉种的理想形态。
三、总量有限,基本断矿。
和田玉新疆料一直都存在一个隐患,有限的储量限制了它的交流推广,也把它挡在了国际市场之外。
这才有了后来广义和田玉国标的“扩招”,让更多玉种加入到和田玉家族之中,至于是福是祸就不得而知了。
俄料
一、产量极高,体量巨大。
俄罗斯从矿产资源来看,确实算得上一个超级大国。仅和田玉出口一项,就占据了国内山料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而且俄料经常有体量巨大的整料,无论取手镯还是做器皿摆件,都算得上性价比首选。
二、结构粗糙,油性较差。
俄料的缺点也很明显,虽然整体白度较高,但玉质却比较粗糙,很少有能够过灯的料子。
由此产生的油性问题自然也不会少,很多俄料都是傻白、干白,缺少了和田玉最重要的油润感。
三、山料比籽料好,碧玉格外出彩。
俄料还有个很怪的地方,与和田籽料俯视众生的情况不同,俄山料的玉质反而会高于俄籽。
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俄碧的老坑料,虽然是山料却玉质细腻,玉色更是干净浓厚,难怪成为和田玉中唯一的饰品级玉种。
青海料
一、料性偏水,容易返灰。
青海料以前也称昆仑玉,最大的玉质特点就是水头足。这一点在翡翠上可能是个优点,但到了和田玉身上就是个悲剧。
由于方解石含量较高,青海料佩戴后很容易返灰。越戴越脏、越戴越水,越戴越不像和田玉。
二、结构疏松,透光性强。
同样还是玉质问题,青海料的矿物结构相对松散,很多料子肉眼就能看到密布的水线。
这样的料性自然也提高了整体的透光性,青海料的透明度在和田玉中属于最高水平,透纸见字也是常事。
三、老坑比新坑好,带色比光白好。
青海料还有一个特质,就是像野牛沟这样的老料子玉质相当不错,但新坑料毛病却多得没法看。
如果选择青海料,最好优先考虑带色的玉种。这样的料子比较有质感,受返灰的影响也会小一些。
关于这三大和田玉的正统问题,只能说直到今天,仍有很多玩家坚持新疆料才是唯一的和田玉。
只是这样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,各类新玉种的进入,不断地打破着原有的市场格局。
至于是否接受,则要看玩家自己的选择。
● 文章来自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投资或鉴定依据。
●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,我们会尽快处理!